May 1, 2025

Near Light💡

To Record the Existence

手握星辰分赠予你,至冰锥落地,
倚望着 东窗外 山川之挽歌,
暖身于 平安夜 通明的列车,
愿您此身 不淌 冰河。


万物仰赖于太阳,而冷与热的动态相变构筑不同能量梯度,孕育出生命无数可能。黄昏见证的冷热交替,能量流潮起潮落,地球书写存在与虚无,亲自筛选不属于它的一切,最后一粒沙尘将他们湮灭。


只是可惜,不能完整地体验阳光雨露,去认识每一株小西瓜。每一个西瓜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人们常常忘记这一点。每个存在都是宇宙能量的暂驻形态,真正的永恒存在于无间,是万物共同参与的生生不息的进程。



在听 Ólafur ArnaldsNear Light 时,又一次被纯音震撼到了。
在音乐面前,语言显得那么仓促。
音乐不同,可以Expressing the Ineffable

语言或许只是人在感知局限下的一种妥协方案。纯音是人类文明中挣脱语词束缚的最高形式了,用身体而非大脑去理解存在。当语言沉默时,我们反而能听见更古老、更普遍的生命对话。


拾星坠野,饮尽千秋雪。
今看浮云皆幻相,明睹青山亦往常。
偏擎燧火向苍茫,独向宿命讨清光。
恰一念是与非 一瞬喜与悲,
谁叹一世聚散 皆因散如流水,
浅斟吟唱此去竞苍莽,
愿揽千难万险于魂上,
银鞍掷处月如觞。

忧此景 太匆匆
若有愿 无他求
愿神明 能保佑
却一言 道不出
蛙虫鸣 声声促
叶簌簌 如破竹
天地间 万物祝


《赤壁新赋》
是夜云汉低垂,江天如洗。客扣舷而叹曰:”今观此江月,曾照曹公虎视,苏子扁舟;今照万国烽烟,寰宇星槎。然千年银汉依旧,人世兴衰几度?” 余仰观北斗悬于穹顶,忽觉芥子须弥,万化相通。
江声忽作洪钟鸣,似闻河图洛书现世之音。客抚膺而问:”然则天地为炉,造化为工,阴阳为炭,万物为铜。此江上清风,山间明月,竟是谁家不竭之薪火?” 余折芦为笔,蘸月华书空:
“昔者白露横江时,曹公投鞭截流,今唯寒星沉戟;周郎运策帷中,终付渔樵闲话。然星斗终古悬光,不择楚汉宫阙;江涛昼夜拍岸,何分魏晋衣冠?”


五星宴席不去,跑来吃炸土豆。却不拒 人生得意须尽欢。 弃朱门之宴,乐箪食之欢,故知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。宁曳尾啖薯于涂中,不列鼎失欢于华筵。笑纳春风三十文,买断斜阳半日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