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ch 15, 2025

西瓜🍉组成我生命的一部分

写给小西瓜🍉

我对小西瓜说我爱你,但它🌱长大后 我还是会吃掉它,
那么我真的爱它吗?
​似乎看到了农业文明的缩影,我的爱始终嵌套着培育-收割的闭环中,意识行为预设了西瓜的工具性。

小西瓜,我要报答你,我要带着种子去旅行,谢谢你成为我的夏天!


仅以浅薄的爱映射被忽略的常态,
瑾愿每一篇文章能让你想起一点点被遗忘的“曾经”。


我对小西瓜说“我爱你”,尽管他还是小种子。

我为它主持公道:意义是人赋予的,西瓜的生长就是存在的意义。成为果实是它的宿命,但不是命运。

我的爱又是什么,也许是“小西瓜”作为可爱幼态的感知触发物和我作为“养育者”的满足感,这种爱始终嵌套在“培育-收割”的实用闭环中,意识行为已预设了西瓜的工具性。

1. 爱的悖论

这个话题下的矛盾点在于:情感投射与生物本能的冲突。

人类的「主动选择」

我提供了水、肥料、保护,可能让它免于虫害干旱,但也提前终结了它自然衰亡的可能性。

植物的「被动生存」

它的一生都在进化设定的基因序列中——开花结果、传播种子。植物往往通过被吃掉达到传播和繁衍。人类行为似乎在帮助它们“实现目标”。而这样的帮助是残缺的。果实达到“好吃”的标准就被摘下,其他传播者无法进行自然传播,藤蔓未枯萎也许就被铲除。人的干预强行截断了其完整生命轨迹,将传播种子的使命简化为”被食用”的单向度结局。


2. 植物的非面容困境

本质:这是人类农业文明的缩影——通过干预自然获得高效生存。物种间不对等的共生,使爱被异化为掌控生命周期的权力?

我最终愿意承认,吃掉西瓜是碳基生命网络的能量递归,生命连续体的重组。
谢谢你,小西瓜,我愿意帮助你流浪到远方。
而我终将也会变为腐木,成为组成西瓜的元素。

落叶归于尘土不是悲剧,而是槲寄生与橡树的古老契约。每个存在都是宇宙能量的暂驻形态,其消亡非悲剧,而是永恒流转的必然乐章。

风吹草青,走在路上,便落泪了。
我感叹生命作为一个载体在时空下的短暂缩影,幻想视野之外未曾蒙面的精悍捕影,崇拜在生存搏斗中殊死一搏的个体,却痛惜被指控命运难以改变的物种。


我终于知道,热爱,仇恨,痛苦,悲悯可以毫无紧要的存放在一颗心里。

一生有爱何惧风飞沙。此刻,我与万物同悲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