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bruary 10, 2025

世界树二篇

第一篇原是写给一个朋友的,我瞧似他像一棵树,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做参照,往后路边的树我便会多瞅上两眼。篇二算是对篇一的深入(过分)解读谨以此篇纪念昨日的太阳。
可是瞧着瞧着,发现我并不了解我的朋友,我也不了解一棵树。

世界树 I

一旦你试图想要真正去了解一棵树时,你才算真的看见它。

一棵树。过去我对树的印象无非是 粗壮的树干支撑起搭载着千万片叶子的树冠,你只能看到那么多,看不到它的根和树心,你也从没想过要去观察它的叶子。

一棵树。虬枝盘曲,本深末茂,阳光晃照,千变万化。每一时刻都独一无二,无人能一下子认识一棵树。

一棵树。公开脆弱的结构,叶子生长又飘落是他跳动的血肉,光无端晃照,他也受无尽的阴雨,自问自答明天会更好吗。挥散不尽的孤寂,他会认真和每片叶子告别。

一棵树。雨季时,立于雨,享雨的清甜也躲不过偶尔酸涩。旱季时,他还在这儿,清晨从太阳一点点出来照亮石头和大地,谁又来陪他注视太阳落山,孤木残影最后影子也离他而去。

一棵树。卧薪尝胆看花开,拥抱每一片叶。他看着积雪融化云在飘呀,沉醉它的美;听风的声音从过去而来,抚过森林流向未来多么神秘;偶尔也会眷恋月色,那是神的考验;闯过抉择试炼,走过荏苒岁月,他的回忆也似红颜缱绻。

一棵树。装着无限扩大的世界,雪白世界的一道清晖,他日夜描绘不停歇。

生命是世间万物通过一个躯体,承载灵魂的过程。

那棵树,春天恋夏天倦秋天困住冬天。航行四季数十载,学会了追逐,归还,告别,感恩,他与无数个生命联结,生生不息。

他依然看向明日晴空,只是他的辽远收敛只有他自己知道。。。

3281731565314_.pic.jpg


世界树 II

人类对世界认知的局限,如同无法从树身上找到宇宙的答案。却忽略了树正是宇宙完整的一部份。

一、「看见」的悖论:从表象到存在的觉醒

人类认知的困境——我们习惯于用视觉捕捉物体的物理轮廓(树干、树冠),却忽略其隐藏的维度(根系、树心、叶脉的私语)。这种“看见”的升级,实则是从客体化观察转向主体性共在的哲学跨越。树的根系在地下编织记忆网络,树心承载年轮的密语,而飘落的每一片叶子都是它向世界投掷的诗句。当人开始追问这些不可见的部分,树便不再是风景中的符号,而成为与自我对话的镜像。


二、时间的肉身化:树作为生命的史诗载体


三、孤独的丰饶:荒诞中的生命美学

四、自然的灵性书写:树作为通灵者

我走进森林,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识,我希望活得深刻,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。 ————梭罗

the tree of the world----yggdrasil

About this Post

This post is written by pikalock, licensed under undefined.